每年到了春夏交際,許多人開始出現皮膚紅腫、劇癢難耐的情況,甚至晚上難以入睡。
但你知道嗎?造成這些困擾的元兇,並不一定是我們以為的「蚊子」。

在台灣,小黑蚊、家蚊與跳蚤都是常見的叮人害蟲,但牠們的習性、叮咬反應與風險其實大不相同。
別再用一瓶防蚊液打天下了,認清楚兇手,才能對症下藥!

小黑蚊|癢得讓人崩潰的隱形殺手

小黑蚊,也叫台灣鋏蠓,是一種體型極小、肉眼幾乎看不見的吸血昆蟲,常在草叢、陽台或戶外陰影處出沒。被叮後幾小時才會出現癢感,但這癢感可能持續數天,讓人苦不堪言。

常見叮咬特徵包括紅腫、大片硬塊,分布於手腳等裸露處。小黑蚊偏好在清晨與黃昏出現,特別愛潮濕草地。

家蚊(病媒蚊)|傳染病的隱形傳遞者

大家熟知的蚊子,其實包含數個種類,如三斑家蚊、白線斑蚊與埃及斑蚊。其中白線斑蚊與埃及斑蚊,正是登革熱、日本腦炎等傳染病的主因。

牠們通常在夜間活動,喜歡停留在室內陰暗處。家蚊叮人當下就會癢,常出現紅點、紅疹,甚至水泡。牠們在清水積水中繁殖,因此居家清潔非常重要。

跳蚤|不只叮寵物,也會咬人

跳蚤不只會叮貓狗,當環境中跳蚤繁殖過多,人也無法倖免。跳蚤跳躍力強,擅長藏匿於布沙發、地毯與床墊中,叮咬後常見成群小紅點,集中在腳踝與腿部,癢感劇烈。

部分人對跳蚤叮咬會產生過敏反應,反覆搔抓還可能導致感染。

如何有效辨識與防治?

害蟲名稱 常見叮咬特徵 出沒時間與地點 潛在風險 建議防範方式

小黑蚊(台灣鋏蠓)

- 幾小時後才開始癢
- 紅腫硬塊,癢感持續 3-5 天
- 咬痕多集中在手腳裸露處
- 春末夏初大量出沒
- 潮濕草叢、陽台、學校、公園
癢感強烈,嚴重影響睡眠與生活品質 - 穿著長袖長褲、淺色衣物
- 使用 DEET 或派卡瑞丁防蚊液
- 修剪雜草、清除積水
- 每月定期戶外施藥
家蚊(病媒蚊) - 叮咬即癢,迅速反應
- 常見紅點或水泡狀疹子
- 室內陰暗處、夜間最活躍
- 積水如花瓶底、水桶、盆栽盤
登革熱、日本腦炎、茲卡病毒等傳染病 - 每週巡倒清刷積水容器
- 安裝紗窗、維持室內乾燥
- 可配合社區專業施藥調查
跳蚤 - 咬痕集中腳踝與腿部
- 小紅點、可能成水泡,癢感劇烈
- 家具縫隙、地毯、床墊、木地板間
- 常與寵物活動範圍重疊
易致過敏或抓破皮感染 - 為寵物定期滴劑除蚤
- 吸塵器+熱水洗滌環境
- 可委託專業施作全屋除蚤處理

交給專業,才是真正止癢之道

如果你家中經常有人被叮咬、皮膚過敏卻找不到元兇,可能不是你的防蚊液沒效,而是你沒找對方法。

【大地除蟲】提供小黑蚊、病媒蚊、跳蚤等一站式診斷與防治服務,包含:

  • 現場害蟲鑑定與蚊密度調查
  • 合格藥劑處理,無毒無殘留
  • 草叢、戶外、室內全面防治
  • 定期追蹤與預防規劃

別再亂猜是誰咬你了,從今天起,讓專業協助你處理「癢的根源」!